科研成果
以“產業化”為核心發展目標,助力重慶經濟發展

入孵企業故事: “飛行快遞員”從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起飛
隨著操作員點擊電腦屏幕上的“起飛”按鈕,無人機微小的旋翼開始旋轉,發出低沉而穩定的嗡嗡聲,逐漸加速至一個頻率,按照預設的航線,攜帶著“咖啡”飛向目的地。
隨著操作員點擊電腦屏幕上的“起飛”按鈕,無人機微小的旋翼開始旋轉,發出低沉而穩定的嗡嗡聲,逐漸加速至一個頻率,按照預設的航線,攜帶著“咖啡”飛向目的地。
這是位于兩江協同創新區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的重慶飛快通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飛快通航”),其打造的無人機“飛行快遞員”,從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起飛,通過低空快遞物流航路,讓快遞“從天而降”,市民可享“跨城急送”服務。
▲飛快通航致力于推動城市無人機物流發展。
飛快通航是一家創新型的科技公司,為迅蟻科技重慶運營總部,是重慶首家專注城市物流發展的無人機企業。飛快通航依托迅蟻總部在低空醫療領域的獨特優勢,聚焦重慶低空經濟領域,助力發展低空醫療、低空物流,應急配送、城市巡檢等新興產業。
可做空中“生命衛士”
“現目前,我們的無人機快遞應用主要專注于解決急、難、險的場景。”飛快通航市場總監楊慶華介紹,“最典型的就是在低空醫療領域,我們通過與醫院合作,開辟空中生命通道,通過無人機往返運輸血液、檢測樣本或急需藥品,為分秒必爭的應急搶救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企業與永川某醫院合作即將落地,相較于地面血液運輸,無人機送血“點對點直達”破解“擁堵關”,運輸效率將提高60%以上。
比如從永川某鄉鎮,運送檢測樣本到醫院檢測,以往2小時的車程,現在僅需飛行50分鐘即可,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運輸時間,提高效率。
▲飛行中的無人機。
對于為何如此重視醫療領域應用?
楊慶華解釋,無人機物流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可在醫療場景中發揮最大價值,通過無人機可有效縮短偏遠地區空間距離,提升救援時效,助力解決優質醫療資源不均衡、高水平醫療服務供給差異大等問題。
同時,從商業化落地來講,醫療急救領域對配送及時性、便捷性要求較高,同時具有很好的付費意愿和付費能力,配送任務具有高價值特性,因此切入醫療市場可以很好地實現服務落地,實現商業閉環。
變身閃送“外賣員”
飛快通航通過打造無人機、自動樞紐站和自動飛控調度系統來向市場提供空中物流服務。
記者看到,運送快遞的無人機機場用鐵柵欄圍起來,可根據貨物運送點固定于平地上,上面畫有“靶標”。
“無人機物流投送的主要構成就是‘兩點一線’。‘兩點’就是飛機起落點,‘一線’就是要勘察航線,確保飛行不出意外。”飛快通航運行經理張桂旗介紹。
▲點單小程序。
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記者用手機進入指定小程序,即刻進入了下單界面。進入界面后,記者選擇了距離最近的明月渡咖啡館,選擇好咖啡,備注好無人機配送,等待咖啡送達。
此刻,在完成咖啡制作后,遠在明月渡咖啡館配送點的無人機即可裝貨,咖啡將裝在無人機的“肚中”,然后工作人員會在飛控系統下達起飛指令,它便沿著“記憶”中的路線,自動飛行至記者所在的終點機場。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飛控系統操作。
“你看這里一鍵操作,無人機便可根據既定航線飛往目的地。”張桂旗向記者展示飛控系統,“電池電量、飛行高度等無人機飛行數據清晰可見,出現緊急情況時還可自動預警,可實現全程自主飛行,達到無人機的L4級自動駕駛水準。”
張桂旗告訴記者,這次執行飛行任務的RA3無人機,載重可達4.5公斤,飛行距離15公里左右,有多套備用動力系統,即使出現最極端的所有動力系統失效,飛機也還備有降落傘,保障城市環境運行的苛刻安全要求。
不到十分鐘,記者聽到無人機的“嗡嗡”聲,速度逐漸放緩,最后穩穩降落在終點機場,一鍵即可取到剛送達的咖啡。
楊慶華表示,飛快通航未來將嘗試開辟更多點對點物流航線,與京東物流等企業進行合作洽談,將發快遞可以“搖”無人機的夢想照進現實,為重慶市民增加低空經濟消費新體驗。
重慶應用場景多,兩江配套服務好
今年三月,飛快通航落地兩江新區,隨后入駐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短短一周內,便實現企業順利注冊并開展業務。
楊慶華進一步表示,兩江新區具備龍興通用機場、飛行服務站等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具備一定產業鏈配套。作為全國第二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也為場景試驗提供了較好條件。
▲無人機降落用戶拿取快遞。
“我們看好重慶及兩江新區的發展,也看重吉林大學的優勢學科資源,選擇入駐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目前重慶城市低空無人機物流市場還處于萌芽狀態,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市場機遇。”楊慶華談到,重慶大山大水的地形,無人機物流與其天然適配,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應用場景探索,有助于企業完成飛行技術驗證,提升市場競爭力。
不過,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爭搶低空經濟發展風口,重慶相對來說知名度較低。
楊慶華建議,希望通過組建產業同盟或共同體方式,凝聚更多市場主體。多舉辦一些企業沙龍、專業論壇,加強企業間對接,增強企業創新活動,從而進一步推動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