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以吉林大學科研力量助推重慶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區縣重點產業發展需求 重慶啟動實施企業科技攻關聯合行動計劃
時間:2024-12-24發布:吉大研究院
近日,小編了解到,為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市科技局近日出臺《企業科技攻關聯合行動計劃實施辦法》(試行)(下稱《實施辦法》),聚焦區縣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啟動實施企業科技攻關聯合行動計劃(下稱科技攻關計劃)。
為何實施?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協同攻關
“企業活躍在經濟主戰場最前沿,在把握創新方向、感知產業趨勢變化上獨具優勢。”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為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著力壯大高質量市場主體,2023年,我市啟動實施“雙倍增”行動計劃,目前已取得積極成效。據統計,今年,我市已新培育科技型企業9807家,科技型企業累計達到68331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295家,預計到年底將累計超過9000家。同時,我市還積極組織各區縣開展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目前,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543家,同比增長11.4%。
據了解,此次啟動實施科技攻關計劃,將圍繞“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實現數量增長和質量提升并舉、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并進,推動更多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實施辦法》,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將重點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協同攻關,由區(縣)科技行政主管部門推薦,由市科技局組織評審、立項等。項目立項后,統一納入市級科技計劃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管理。
“我們希望通過市、區(縣)共同助力企業開展協同攻關,多方聯動、多措并舉,更好地解決區域特色重點產業發展的創新需求,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市科技局這位負責人稱。
如何參與?企業提出創新需求、在線“出資掛榜”
科技攻關計劃將重點支持科技型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那么,企業如何參與?
“為了方便企業,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將實行全流程在線管理服務。”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局正在搭建“智匯攻關”數字化平臺,支持企業發布技術需求、在線“出資掛榜”、開展科技人才等資源服務對接。
記者了解到,企業可以通過“智匯攻關”數字化平臺提出創新需求,明確擬解決的突出技術問題、擬采取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擬達到預期目標、資金投入總額等。然后,平臺將對創新需求進行評測,對于擬采取產學研協同攻關方式的項目,推薦市內技術領域匹配度較高的科技人才(團隊)資源。對于擬采取“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實施的項目,支持市內外科技創新主體在線“揭榜”。
哪些項目能獲得區(縣)科技行政主管部門推薦,申報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最終獲得市科技局立項?
記者了解到,推薦項目應符合一定條件,具體包括:符合我市科技創新規劃部署或市區(縣)科技會商機制明確的重點任務;具有創新性、先進性,技術創新類項目應當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帶動性、產出效益;單個項目總投資不低于40萬元,實施主體具有相應的研發保障能力,自籌資金投入比例不低于總投資的50%。
市科技局在組織立項評審時,會根據區縣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情況、市區(縣)會商的重點任務等,確定年度立項項目數量。
如何支持?支持有意愿的區縣與市科技局共同出資
據悉,對于立項項目,市級財政資金將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最高20萬元。同時,支持有意愿的區縣與市科技局共同出資、聯合實施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市區兩級財政資金均采取一次性全額撥付方式給予支持。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項目的實施效果,科技攻關計劃會優先支持實施基礎較好的項目進行立項,比如區(縣)有明確財政資金投入的項目,或者企業通過“揭榜掛帥”方式實施,已經與合作單位、揭榜方簽訂研發合作協議(合同)并已實際投入研發資金的項目。
據了解,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實施周期一般不超過2年,在獲批立項后,由區(縣)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和結題驗收。項目實施期間,企業應對項目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單獨核算,??顚S?,主要用于設備費、業務費、勞務費和間接費用等。
此外,項目實施全過程將納入科研誠信管理,項目承擔單位或者項目負責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虛報、冒領、套取、轉移、私分項目經費,應積極完成項目目標任務,落實項目實施必備的人才、技術、裝備、資金保障等配套條件,推動項目成果轉化應用。
有何亮點?高校、科研院所的企業科技特派員可作為項目負責人
“整體來看,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側重于支持中小科技型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將激勵更多的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原則上是由創新需求提出的企業進行申報,但是,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企業科技特派員,也可以作為項目負責人。
“今年5月,市科技局、市教委啟動實施企業科技特派員團服務行動,從高校、科研院所中遴選一批科技人員組成企業科技特派員團,深入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拓寬企業創新源頭供給,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有240個企業科技特派員團與企業簽訂服務協議并已開展服務活動。
據介紹,此次出臺的《實施辦法》明確,已與相應創新需求提出的企業簽訂服務協議的企業科技特派員,可以作為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負責人,也是為了進一步引導科技人才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幫助企業凝練研發方向、設計研發方案、實施研發項目、解決技術難題,同時,推動高校、科研院所應用型研究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實現產教學研深度融合。
“以數字化改革賦能科技創新資源高效配置,也是科技攻關計劃的一大亮點。”該負責人表示,“智匯攻關”數字化平臺近期正式上線后,支持企業通過線上平臺“出資掛榜”,各類創新主體在線“揭榜”,實現科技創新資源“一屏統攬”“智匯匹配”,將進一步推動多方協同參與和政策整體效能發揮。
來源 | 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