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以吉林大學科研力量助推重慶產業高質量發展

研院動態 | 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共探低空經濟合作新路徑
時間:2025-04-17發布:吉大研究院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東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吉林分局、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一行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考察交流。雙方圍繞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飛行服務指揮系統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助力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升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院長張洪海陪同交流,中國民用航空東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吉林分局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于忠海,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產業院長溫思博參與本次調研。
隨著低空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高效、安全的飛行服務指揮系統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需求。交流現場,張洪海詳細介紹了自主研制的天城無人機云系統。該系統通過融合5G、北斗、雷達、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能夠監管全國范圍內的無人機運營人、操控員及無人機,為各類低空運營用戶電子圍欄預警告警、飛行態勢實時監視等飛行服務,支持監管方對無人機運營企業或個人進行風險評估并提出風險處置建議措施,是民航局批準的全國首個具有 SORA 運行風險評估能力的無人機云系統,為未來大規模低空交通管理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于忠海指出,吉林省作為低空經濟試點區域,正積極構建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希望借力南航在航空領域的科研優勢,共同探索指揮系統標準化解決方案。溫思博介紹了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在低空智能管控、空域數字化等領域的技術積累,重點分享了研究院在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場景的應用成果。雙方一致認為,整合吉林省的區域資源、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的科教產業資源與南航的航空科研能力,有望在低空通信、智慧監管等領域形成合作示范。
此次交流為后續進一步戰略合作奠定了基礎,旨在推動飛行服務系統在重慶、吉林等落地實施,為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新動能。
關于南航國際創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簡稱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10月,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校地融合、開放共享、協同創新”為合作理念,著力打造的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研究院堅持“一院、兩心、三化”的總體定位及“四產、五共、六合”的發展理念(“123?456”戰略),依托跨學院多學科交叉融合團隊,圍繞低空基建、空管服務、低空物流、空中出行等重點領域,開展先進技術集成攻關、系統裝備研發制造、法規標準規范論證及行業示范推廣應用,為軍地民各類用戶提供集規劃咨詢、技術轉化、產品研制、設施建設、人才培訓、商業運營等于一體的定制化、系統性解決方案,為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經濟、綠色、規范的城市空中交通體系提供全面支撐和先行示范。